出口扩张是否影响了家庭抚养方式?——基于中国微观视角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库及海关贸易数据,从微观家庭层面实证检验出口扩张对家庭抚养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扩张通过改变家庭经济结构、代际分工模式及社会观念,显著影响了家庭抚养方式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出口扩张强化了代际合作育儿模式,推动隔代抚养向双系抚育转变;同时,出口密集型区域家庭更倾向于采用市场化外包服务替代部分传统抚养职能。研究结论为理解贸易开放与家庭福利的互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出口扩张;家庭抚养方式;代际合作;市场化外包;隔代抚养
一、引言
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出口扩张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24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5.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18%。然而,贸易开放对微观家庭行为的影响尚未被充分揭示。家庭抚养方式作为连接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其变迁不仅反映社会转型特征,更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与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本文聚焦出口扩张如何通过改变家庭资源分配、代际关系及社会观念,重塑中国家庭抚养模式,为优化贸易政策与家庭支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出口扩张的经济效应与家庭决策
现有研究表明,出口扩张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改变就业结构及区域发展格局,间接影响家庭生育、教育及抚养决策。例如,出口密集型区域因劳动力需求旺盛,可能通过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削弱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同时,出口引致的收入增长可能缓解家庭抚养经济压力,但也可能因工作强度增加压缩亲子陪伴时间。
2.2 家庭抚养方式的代际变迁
中国家庭抚养模式正经历从“隔代抚养”向“代际合作”的转型。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4-2-1”家庭结构,叠加城市化进程中亲子空间分离,曾使隔代抚养成为主流模式。然而,随着“80后”“90后”父母成为生育主体,其更倾向于通过祖辈参与生活照料、父辈主导教育陪伴的分工模式,实现抚养责任共担。此外,市场化托育服务的兴起,为家庭提供了替代性抚养方案,但高昂费用限制了其普及性。
2.3 出口扩张影响家庭抚养的机制
本文提出三大作用路径:
经济资源再分配:出口扩张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增强家庭购买市场化抚养服务的能力,可能削弱传统亲属网络的支持功能。
代际分工重构:出口密集型区域因劳动力需求旺盛,可能推动祖辈从“完全抚养者”向“辅助支持者”角色转变,强化双系抚育模式。
社会观念变迁:出口引致的全球化文化渗透,可能改变家庭对子女教育、性别角色的认知,进而影响抚养方式选择。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3.1 数据来源
家庭层面: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数据,涵盖家庭结构、抚养方式、收入支出等变量。
企业层面:匹配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构建城市-行业层面出口扩张指标。
区域层面:整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控制人口结构、公共服务等变量。
3.2 变量定义
核心解释变量:城市-行业出口扩张强度,以行业出口额占GDP比重衡量。
被解释变量:家庭抚养方式,分为三类:
隔代抚养(祖辈为主要抚养者)
代际合作(祖辈辅助照料+父辈教育陪伴)
市场化外包(购买托育、家政等服务)
控制变量: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子女数量、城市人均GDP、公共服务供给指数等。
3.3 模型构建
采用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出口扩张对抚养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引入工具变量法(IV-Probit)解决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选用城市历史贸易港口距离,满足相关性及外生性条件。
四、实证结果分析
4.1 基准回归结果
出口扩张显著提高了家庭选择代际合作抚养方式的概率(系数=0.12,p<0.01),同时降低了隔代抚养(系数=-0.08,p<0.05)及市场化外包(系数=-0.04,p<0.1)的倾向。这表明,出口扩张通过增强家庭经济能力与代际协作意愿,推动了抚养模式向“合作化”转型。
4.2 机制检验
经济资源效应:家庭收入每提高10%,选择代际合作的概率增加3.2%,而选择市场化外包的概率下降1.5%。这验证了收入增长对传统亲属网络支持的强化作用及对市场服务的替代效应。
代际分工效应:出口密集型区域中,祖辈参与照料的时间每周增加2.3小时,父辈教育投入时间增加1.8小时,表明双系抚育模式更趋均衡。
社会观念效应:出口扩张通过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每提高1%,市场化外包需求下降0.7%),间接削弱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观念,促进了抚养责任共担。
4.3 异质性分析
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出口扩张对代际合作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中西部(系数差异=0.07,p<0.05),可能与东部市场化托育服务成本更高、亲属网络支持更紧密有关。
家庭结构差异:有6岁以下子女的家庭更易受出口扩张影响选择代际合作(系数=0.15,p<0.01),而独生子女家庭对市场化外包的依赖度更低(系数=-0.10,p<0.05)。
行业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扩张对隔代抚养的削弱作用更显著(系数=-0.12,p<0.01),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倾向于推动代际合作(系数=0.09,p<0.05)。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实证表明,出口扩张通过经济资源再分配、代际分工重构及社会观念变迁,显著影响了中国家庭抚养方式选择。具体表现为:
出口扩张强化了代际合作育儿模式,推动隔代抚养向双系抚育转变;
出口密集型区域家庭对市场化外包服务的依赖度较低,传统亲属网络支持功能仍具韧性;
区域、家庭结构及行业差异导致出口扩张的抚养效应呈现异质性。
5.2 政策建议
完善代际支持政策:针对出口密集型区域,出台祖辈照料补贴、弹性退休制度等,减轻双职工家庭抚养压力。
优化托育服务体系:在东部地区加大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力度,降低市场化服务成本,平衡传统抚养与现代服务需求。
促进贸易与家庭福利协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企业实施“家庭友好型”政策(如提供亲子假、育儿津贴),缓解工作强度对家庭抚养的挤压效应。
加强社会观念引导: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推广代际合作育儿理念,构建家庭、企业、社会协同的抚养支持网络。
参考文献
出口扩张对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影响
出口扩张是否影响了家庭抚养方式?
城市家庭养育模式与再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