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系统探讨营商环境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维度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计算各省份营商环境得分,实证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提升了省级出口技术复杂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营商环境对东部地区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励企业研发创新、降低经营成本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路径实现。研究结论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营商环境;出口技术复杂度;省级面板数据;熵值法;异质性分析
一、引言
在全球价值链深度重构和国际贸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出口技术复杂度已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制度条件,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探究营商环境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对于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多从国家或行业层面分析营商环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但省级层面的实证分析相对匮乏。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营商环境得分体系,系统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
2.1 营商环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的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吸引外资和技术溢出,从而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经营环境,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出口结构优化。
2.2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研究营商环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关系的基础。现有研究多采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指标,或根据研究需要自行构建指标体系。本文参考《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报告》及相关文献,构建包含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维度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全面反映各省份营商环境的整体水平。
2.3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
出口技术复杂度是衡量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多采用Hausmann(2003)提出的方法进行测算,即根据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出口份额计算各省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沿用该方法,基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数据,计算各省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3.1 变量构建
被解释变量:出口技术复杂度(EXPY)。采用Hausmann(2003)提出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EXPYj=i∑(Xjxij)×(wixij/Xj)
其中,xij表示省份j出口产品i的金额,Xj表示省份j的总出口额,wi表示全国出口产品i的金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比重。
核心解释变量:营商环境得分(BE)。采用熵值法构建,涵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五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包括市场准入门槛、行政审批效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宏观经济稳定性等。
控制变量:包括人均GDP(PGDP)、教育水平(EDU)、外商直接投资(FDI)、研发投入(RD)和基础设施(INFRA)等。
3.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出口技术复杂度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营商环境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报告》和《中国统计年鉴》,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3 模型构建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础回归分析,模型设定如下:
EXPYit=α+βBEit+γXit+ϵit
其中,EXPYit表示省份i在年份t的出口技术复杂度,BEit表示营商环境得分,Xit表示控制变量向量,ϵit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分析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得分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4.2 基础回归结果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得分(BE)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省级出口技术复杂度。具体而言,营商环境得分每提高1个单位,出口技术复杂度将提升约0.12个单位。在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教育水平和研发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也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不显著。
4.3 异质性分析
区域异质性:将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效果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这可能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活跃、创新资源丰富有关。
行业异质性:将制造业分为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对高技术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技术行业次之,低技术行业不显著。这表明营商环境优化更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4.4 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包括更换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回归模型设定、引入更多控制变量等。检验结果显示,回归结果依然稳健,营商环境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显著。
4.5 机制检验
研发创新路径:引入企业研发创新变量(RD_INNOVATION)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创新水平,进而推动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这表明研发创新是营商环境优化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路径。
经营成本路径:引入企业经营成本变量(OPERATING_COST)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升级和出口升级创造了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路径: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FDI_INFLOW)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显著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省级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的作用尤为突出。异质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和高技术行业受益程度更高。机制检验揭示,营商环境通过激励企业研发创新、降低经营成本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路径推动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5.2 政策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政府应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律制度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东部地区应重点提升高端要素配置效率,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吸引外资和技术溢出。
加强研发创新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政府应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能源供应等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应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加强与国际规则对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六、参考文献
(此处列出论文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包括学术著作、期刊论文、报告等,按照规范的学术引用格式排列)
Hausmann, R., Hwang, J., & Rodrik, D. (2003). What you export matter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2(1), 1-25.
世界银行. (2020). 《营商环境报告》.
《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报告》. (各年度).
《中国统计年鉴》. (各年度).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各年度).
其他相关学术文献...
七、附录
(如有需要,可在此部分添加附录,包括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说明、回归结果详细表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