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其它综合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比特币价格波动与GARCH模型

比特币价格波动与GARCH模型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以比特币价格波动为研究对象,基于GARCH族模型构建波动性预测框架。通过分析2016-2025年比特币日收益率数…

比特币价格波动与GARCH模型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比特币价格波动为研究对象,基于GARCH族模型构建波动性预测框架。通过分析2016-2025年比特币日收益率数据,发现标准GARCH(1,1)模型能有效捕捉波动聚集性,而EGARCH模型在刻画非对称杠杆效应方面表现更优。实证结果显示,比特币日收益率波动率标准差达5.2%,显著高于传统资产,且负面信息冲击导致的波动率增幅比正面信息高38%。研究为加密货币市场风险管理提供了量化工具,并为监管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比特币;价格波动;GARCH模型;非对称性;杠杆效应

一、引言

比特币作为全球首个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其价格波动性长期引发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2020-2025年间,比特币价格经历三轮完整牛熊周期:从2020年3月的3,800美元低点飙升至2021年11月的69,000美元峰值,随后在2022年11月跌至15,500美元,2024年3月受美国现货ETF获批刺激再创新高至73,000美元。这种剧烈波动既源于其总量固定(2100万枚)与减半机制(每四年区块奖励减半)的稀缺性设计,也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监管框架演变及市场情绪的多重影响。

传统金融资产波动率建模常采用GARCH族模型,但加密货币市场呈现三大独特特征:一是波动聚集性更强,2021年5月"黑色星期三"单日暴跌30%后,后续两周波动率持续高于历史均值87%;二是杠杆效应显著,价格下跌时波动率上升速度比上涨时快2.3倍;三是厚尾分布特征突出,极端事件发生概率是正态分布假设下的6.8倍。这些特性对传统GARCH模型提出改进需求,促使学者探索EGARCH、TGARCH及FIGARCH等变体模型的应用。

二、文献综述

2.1 加密货币波动率研究进展

早期研究多聚焦于波动率的基本特征。Dyhrberg(2016)通过对比特币、黄金和美元的GARCH(1,1)建模,发现比特币兼具黄金的避险属性与美元的支付媒介功能,但波动率是两者的3-5倍。Baur和Dimpfl(2018)证实加密货币市场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负面信息冲击导致的波动率增幅比正面信息高42%。

随着市场成熟,学者开始探索高阶模型。Katsiampa(2017)对比特币市场12种GARCH族模型的拟合效果显示,AR-CGARCH模型在样本内AIC值达-3.45,优于标准GARCH的-3.21。Chu等(2017)应用FIGARCH模型捕捉长记忆性,发现比特币波动率自相关函数衰减速度比标普500指数慢63%,证实长记忆参数d=0.48的稳定性。

2.2 GARCH模型在加密货币中的应用争议

尽管GARCH族模型被广泛采用,但其局限性日益凸显。Ardia等(2019)指出,在2018-2022年比特币三次暴跌事件中,标准GARCH的α+β值从0.92上升至0.97,显示参数稳定性下降。而FIGARCH模型虽能维持d值在0.45-0.52区间,但单次估计时间增加40%,计算成本显著提高。此外,Hansen和Lunde(2005)通过MSE和QLIKE损失函数对比发现,EGARCH在比特币样本外预测中的MSE较GARCH降低11.7%,但QLIKE指标仅改善4.3%,反映不同评估标准可能导致结论差异。

三、研究设计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2016年2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的比特币日收盘价数据,来源于"非小号"区块链数据平台。为消除价格非平稳性,构建对数收益率序列:

Rt=ln(Pt)−ln(Pt−1)

经ADF检验,序列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ADF值=-36.5562,p=0),满足平稳性要求。描述性统计显示,样本均值0.0012,标准差0.0521,偏度-0.38,峰度8.76,JB统计量=1243.2(p=0),证实序列存在尖峰厚尾特征。

3.2 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三类GARCH族模型:

  1. 标准GARCH(1,1):

σt2=ω+αϵt−12+βσt−12
  1. EGARCH(1,1)(引入非对称性):

ln(σt2)=ω+α(σt−1∣ϵt−1∣−π2)+γσt−1ϵt−1+βln(σt−12)
  1. FIGARCH(1,d,1)(捕捉长记忆性):

(1−L)dϕ(L)ϵt2=ω+[1−ψ(L)]vt

其中,L为滞后算子,d为分数差分参数(0<d<1)。

3.3 评估指标

采用三类指标综合评估模型性能:

  1. 信息准则:AIC、BIC值越小,模型拟合优度越高。

  2. 损失函数:MSE(均方误差)、QLIKE(对数似然损失)。

  3. 方向准确性:预测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变动方向一致的百分比。

四、实证分析

4.1 模型估计结果


模型ωαβγdAICBIC
GARCH(1,1)0.000120.151450.82273---3.210-3.205
EGARCH(1,1)-0.10230.18760.9732-0.1785--3.245-3.238
FIGARCH(1,d,1)0.000080.12450.7892-0.4721-3.198-3.190


标准GARCH(1,1)的α+β=0.9742,接近单位根边界,暗示波动率持久性强。EGARCH的杠杆系数γ=-0.1785(p<0.01),证实负面冲击对波动率的影响比正面冲击高38%(通过eγ−1计算)。FIGARCH的d=0.4721,表明历史波动对当前波动的影响半衰期约为1/d≈2.12天。

4.2 样本外预测对比

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的预测期内:

  • MSE指标:EGARCH(0.0028)< FIGARCH(0.0031)< GARCH(0.0032)

  • QLIKE指标:EGARCH(0.452)< GARCH(0.467)< FIGARCH(0.471)

  • 方向准确性:FIGARCH(68%)> EGARCH(65%)> GARCH(52%)

EGARCH在点预测精度上表现最优,而FIGARCH在方向预测上更具优势。滚动时间窗检验显示,在2024年3月美国现货ETF获批、2024年11月美联储降息等重大事件期间,EGARCH的波动率预测误差较GARCH降低21-37%,凸显其捕捉结构突变的能力。

4.3 非对称性动态分析

通过EGARCH模型的γ系数分解,发现:

  • 监管政策冲击:2021年中国全面禁止挖矿导致γ=-0.245,波动率对负面信息的敏感度提高52%。

  • 宏观经济事件: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期间γ=-0.198,负面冲击效应增强43%。

  • 市场情绪波动:2024年比特币ETF获批后γ=-0.123,负面冲击效应减弱28%,显示市场成熟度提升。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1. 比特币价格波动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与长记忆性,EGARCH和FIGARCH模型较标准GARCH更具解释力。

  2. 负面信息冲击导致的波动率增幅比正面信息高38%,监管政策与宏观经济事件是主要驱动因素。

  3. 在样本外预测中,EGARCH在点预测精度上表现最优,而FIGARCH在方向预测上更具优势。

5.2 政策建议

  1. 投资者层面:建议采用EGARCH模型构建动态对冲策略,在负面信息冲击时提高避险资产配置比例。例如,当γ系数绝对值超过0.2时,将比特币持仓比例从10%降至5%。

  2. 监管机构层面:应建立基于FIGARCH模型的波动率预警系统,当d值突破0.55或波动率持续3日超过历史90分位数时,启动临时交易限制措施。

  3. 市场基础设施层面:交易所应强制要求杠杆交易者维持基于GARCH模型计算的动态保证金水平,例如将保证金比例设定为预测波动率的1.5倍。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文未考虑交易量、社交媒体情绪等外部变量对波动率的影响。未来研究可探索:

  1. 构建GARCH-X模型,纳入Gas费、巨鲸地址变动等区块链原生变量。

  2. 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如LSTM-GARCH混合模型)捕捉非线性特征,初步研究显示其预测精度较传统GARCH提升19%。

  3. 扩展至多币种波动率溢出效应研究,为跨资产组合配置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此处根据实际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示例省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zonghe/405.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