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中病例报告的表格与影像图呈现有明确规范,表格方面,要求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能简洁明了地呈现病例关键信息,如患者基本信息、症状表现、检查结果等,便于读者快速获取核心数据,影像图呈现上,图像需清晰、分辨率高,能精准展示病变部位及特征,同时要附上详细图注,说明图像拍摄时间、部位、检查方法等,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助力读者理解病例情况。
在临床医学论文中,病例报告作为展示特殊病例或罕见病例的重要形式,其表格与影像图的呈现需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可读性和科学性,以下是病例报告中表格与影像图的具体呈现要求及规范建议:
表格的呈现要求与编号**
- 表格需有独立标题(如“表1 患者基本信息”),置于表格上方居中位置。
- 编号按论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排列(表1、表2…)。 设计**
- 结构清晰:按逻辑分组(如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治疗过程等),避免冗余信息。
- 数据准确:数值需标注单位(如“血压120/80 mmHg”),时间需统一格式(如“2023-05-10”)。
- 对比呈现:若涉及治疗前后对比,可设计为并列列(如“治疗前/治疗后”)。
- 敏感信息处理:患者隐私信息(如姓名、ID号)需匿名化处理(如“患者A”)。
-
格式规范
- 边框与线条:使用三线表(顶线、底线、栏目线),避免全框表格。
- 字体与对齐: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号通常为小五号(10.5pt);数据居中对齐,文字左对齐。
- 缩写说明:首次出现缩写时需标注全称(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
-
示例表格
| 项目 | 详情 |
|--------------|--------------------------|
| 患者性别 | 男 |
| 年龄 | 45岁 |
| 主诉 | 反复胸痛3个月 |
| 诊断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影像图的呈现要求与编号**
- 影像图需有独立标题(如“图1 胸部CT平扫影像”),置于图下方居中位置。
- 编号按论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排列(图1、图2…)。
-
图像质量
- 分辨率:图像需清晰,无模糊或像素化,建议分辨率≥300dpi。
- 对比度:调整窗宽窗位以突出病变(如CT图像需显示肺窗和骨窗)。
- 标注:关键病变部位需用箭头、圆圈或文字标注(如“图1A:左肺结节”)。
-
排版规范
- 多图组合:若需展示多幅图像(如不同切面),可标注为“图1A、图1B”,并在标题中说明(如“图1 腹部MRI(A:冠状面;B:矢状面)”)。
- 比例尺:显微镜图像需标注比例尺(如“×200”)。
- 方向标识:解剖学图像需标明左右侧(如“L:左;R:右”)。
-
版权与授权
- 若使用他人影像资料,需获得版权方授权并标注来源。
- 避免使用低质量截图或网络下载的模糊图像。
-
示例影像图说明
- 图1:胸部CT平扫显示左肺上叶直径1.2cm结节(箭头),边缘毛刺征阳性。
- 图2:治疗前后对比:图2A(治疗前)显示结节增大;图2B(治疗后3个月)显示结节缩小至0.8cm。
表格与影像图的整合要求
- 逻辑关联:表格与影像图需相互补充,避免重复信息(如表格列出血常规结果,影像图展示病变形态)。
- 位置安排:表格和影像图应紧邻相关文本描述,便于读者对照阅读。
- 参考文献:若引用他人数据或图像,需在图/表下方标注参考文献编号(如“[1]”)。
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
表格错误:
- 避免竖线或全框表格。
- 数值单位不统一(如“kg”与“斤”混用)。
- 敏感信息未匿名化。
-
影像图错误:
- 图像模糊或标注不清。
- 未调整窗宽窗位导致病变显示不全。
-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图像。
-
格式统一:全文字体、字号、行距需保持一致,避免表格与正文格式冲突。
参考文献与规范依据
- 遵循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或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 国内期刊可参考《中国医药科学》或《中华医学杂志》的格式规范。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范,可显著提升病例报告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为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可靠依据。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