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正经历转型,传统文学研究多聚焦文本内部,媒介融合带来新变化,促使研究视野拓展,数字媒介使文学传播方式、读者接受习惯改变,论文需关注这些外在影响;跨媒介创作兴起,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互动增多,文学专业论文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文本,而是综合考量媒介环境、传播效果等多方面因素,以适应时代发展,探索文学研究新路径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转型
媒介融合作为当今文化传播领域的显著特征,对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专业论文研究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的转变,并提出了研究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旨在为文学专业论文研究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媒介融合;文学专业论文;研究转型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全新的传播生态,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必然受到媒介融合的冲击与影响,文学专业论文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呈现形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关乎文学研究自身的创新发展,也对文学人才的培养和文学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专业论文研究转型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的文学传播环境
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文学传播的时空限制,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新兴文学形态蓬勃发展,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读者获取文学信息的途径也更加便捷,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若不紧跟这一变化,仍局限于传统文学的研究范畴和方法,将难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当下文学现象,无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二)满足跨学科研究的需求
媒介融合使得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如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网络文学的传播规律,借助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文学文本的数字化分析等,这种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推动文学研究的创新。
(三)提升文学研究的现实针对性
在媒介融合时代,文学面临着诸多新的现实问题,如文学的商业化、文学的审美价值变化等,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应关注这些现实问题,通过深入的研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只有紧密结合现实,文学研究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文学专业论文研究转型的具体表现
(一)研究视角的转变
- 从单一文学视角到多元文化视角 传统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往往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从文学的内部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研究视角逐渐拓展到多元文化领域,研究网络文学时,不仅要关注其文学性,还要考虑其与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网络文学如何反映和塑造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 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媒介融合使得文学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某一时期、某一类文学作品的静态分析,而是更加注重对文学发展过程的动态跟踪,研究短视频平台上的文学传播现象,需要观察其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变化,分析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各种因素。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数字化研究方法的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开始运用数字化研究方法,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等特征;运用可视化技术将文学研究的结果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出来,提高研究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 实证研究方法的增多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读者对网络文学的接受情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等,通过访谈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三)研究内容的拓展
- 新兴文学形态的研究 媒介融合催生了许多新兴文学形态,如网络文学、微文学、互动文学等,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内容逐渐向这些新兴文学形态拓展,研究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传播模式、读者群体等;探讨微文学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规律和审美特征;分析互动文学中读者参与创作对文学传统的影响等。
- 文学与媒介关系的研究 媒介融合使得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更加密切,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学在不同媒介中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效果,研究文学作品在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中的阅读体验差异;分析影视改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文学评论的传播特点和作用等。
文学专业论文研究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目前许多文学专业的研究者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难以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开展研究,数字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也对研究者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媒介融合带来了海量的文学信息和研究资源,但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了一个难题,不同媒介平台上的文学信息格式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研究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和整理,一些研究资源可能受到版权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自由获取和使用。
(三)学术评价体系的适应
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主要以纸质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新兴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形式和成果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如数字化论文、多媒体研究报告等,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难以对这些新型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者开展创新研究的积极性。
应对策略
(一)加强研究者的培训与学习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文学专业研究者的培训与学习,开设跨学科课程,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研究者拓宽知识面,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鼓励研究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二)建立研究资源整合平台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文学研究资源整合的支持力度,建立统一的研究资源整合平台,该平台可以整合不同媒介平台上的文学信息,提供便捷的搜索和下载服务,加强对研究资源的版权保护和管理,制定合理的版权使用规则,促进研究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三)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界应积极推动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多元化的学术评价指标,除了考虑纸质期刊论文的发表情况外,还应将数字化论文、多媒体研究报告等新型研究成果纳入评价体系,注重对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评价,鼓励研究者开展具有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专业论文的研究转型是必然趋势,这种转型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研究转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研究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以及学术评价体系的适应等问题,通过加强研究者的培训与学习、建立研究资源整合平台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应对策略,可以促进文学专业论文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为文学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