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学论文

中医论文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调查

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征。通过收集并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女性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较高,且中医证型以气滞…

一、引言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二者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更高。中医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期间在多家综合性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18岁;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影响情绪评估的疾病;近期接受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2.2 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合并症等;指导患者填写综合医院焦虑情绪评定表(HAD-A)和医院抑郁情绪量表(HAD-D),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根据中医四诊合参原则,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型。

中医证型判定标准:参考相关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际,将中医证型分为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郁痰滞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痰热瘀血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阴虚肝郁证等。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 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

共收集有效问卷420份,其中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比例为28.57%(120/420),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比例为23.81%(100/420);单纯焦虑者占10.71%(45/420),单纯抑郁者占8.33%(35/420),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者占17.86%(75/420)。

3.2 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集中分布在气滞血瘀证(30.95%)、肝郁气滞证(26.19%)、气郁痰滞证(19.05%)、心血瘀阻证(10.00%)、气虚血瘀证(7.14%)、痰热瘀血证(3.57%)、心脾两虚证(1.43%)、心胆气虚证(0.95%)、阴虚肝郁证(0.71%)。

3.3 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性

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郁痰滞证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气滞血瘀证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情绪,肝郁气滞证患者更易出现抑郁情绪,气郁痰滞证患者则同时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

四、讨论

4.1 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较高

本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这与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社会角色有关。女性在面对疾病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又可进一步加重冠心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高度重视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和治疗。

4.2 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郁痰滞证为主

中医认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复杂,涉及心、肝、脾等多个脏腑。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郁痰滞证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气滞血瘀证患者因气机不畅导致血行瘀滞,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肝郁气滞证患者因肝气郁结导致情志不畅,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气郁痰滞证患者则因气机郁滞导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进一步加重病情。

4.3 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气滞血瘀证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情绪,可能与该证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儿茶酚胺过量分泌有关;肝郁气滞证患者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可能与该证型患者肝气郁结、情志不畅有关;气郁痰滞证患者则同时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可能与该证型患者痰湿内生、蒙蔽心窍有关。

4.4 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中医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肝郁气滞证患者,可采用疏肝解郁、理气安神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气郁痰滞证患者,则可采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安神定志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中医还注重身心同治,通过调节患者的情志状态,改善其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

本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较高,且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郁痰滞证为主。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中医辨证论治在女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中高度重视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yixue/167.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