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论文格式检查清单,涵盖答辩前必须关注的20个关键细节,帮助你规避低级错误,提升论文专业度:
一、封面与标题页
标题格式
中英文标题是否居中,字体字号是否符合要求(如中文用黑体二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6pt)。
标题是否简洁明确,避免冗长或模糊表述。
作者信息
姓名、学号、导师姓名、院系、日期等信息是否完整且位置正确(通常居中或靠下)。
日期格式是否统一(如“2024年5月”或“May 2024”)。
学校/机构Logo
若需添加Logo,检查尺寸、位置(通常右上角或居中)及清晰度。
二、目录与页码
目录自动生成
确保目录通过Word“自动生成”功能创建,而非手动输入,避免章节更新后页码错乱。
检查各级标题(章、节、小节)的缩进和编号格式是否统一。
页码设置
目录页是否从第1页开始编号?正文是否另起页码(如从“1”开始)?
页码位置(页脚居中/右侧)和字体是否符合要求。
三、正文格式
字体与字号
中文正文:宋体/仿宋小四号(12pt),英文:Times New Roman 12pt。
标题层级: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二级标题(黑体四号)等,需与学校模板一致。
行距与段落
行距是否为1.5倍或2倍?段前段后间距是否统一(如0.5行)?
段落首行是否缩进2字符?或采用悬挂缩进(需与模板一致)。
图表格式
图表标题是否位于上方/下方居中?编号是否按章节顺序(如“图2-1”“表3-2”)?
图表内容是否清晰可读?图片分辨率建议≥300dpi。
公式编辑
公式是否使用MathType或Word自带公式编辑器?避免截图粘贴。
公式编号是否右对齐,并与正文引用一致(如“(1)”)。
四、参考文献与引用
引用格式
文中引用是否标注上标序号(如[1])或作者年份(如Smith, 2020)?需与参考文献列表对应。
避免“参考文献”写成“参考文件”或“Reference”大小写错误。
参考文献列表
格式是否统一(如GB/T 7714、APA、MLA)?
作者姓名顺序、标点符号(如“.”与“,”)、期刊名斜体等细节需逐条核对。
五、其他细节
页眉页脚
页眉是否包含论文标题(缩略版)或章节名?页脚是否仅保留页码?
奇偶页页眉是否不同(如奇数页标题,偶数页“论文题目”)?
章节编号
章节编号是否连续(如“1”“1.1”“1.1.1”)?避免出现“1.0”等错误。
结论部分是否单独成章(如“第5章 结论”)或归为最后一节(如“4.4 结论”)?
缩写与符号
首次出现缩写时是否标注全称(如“人工智能(AI)”)?
特殊符号(如β、α)是否统一使用插入符号功能,避免手动输入。
致谢与附录
致谢部分是否简洁真诚?避免过度抒情或提及未授权内容。
附录是否编号(如“附录A”“附录B”)?内容是否与正文紧密相关?
六、打印与装订
纸张与边距
纸张是否为A4?边距是否符合要求(如上下2.5cm,左右3cm)?
装订线是否预留(通常左侧3cm)?
打印质量
黑白打印时,图表线条是否清晰?颜色是否转换为灰度?
封面是否使用硬质纸张或塑料封套?
装订方式
是否采用胶装或线装?避免使用订书钉或回形针。
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的顺序是否正确?
七、最终检查
拼写与语法
使用Word“拼写检查”功能,并手动核对专业术语(如“数据”非“数目”)。
英文论文需检查时态一致性(如过去时描述研究过程)。
文件命名
最终版文件命名是否规范(如“学号_姓名_论文题目_终稿.docx”)?
是否保存为PDF格式提交?避免格式错乱。
行动建议
提前3天完成初稿格式调整,留出时间反复核对。
打印纸质版逐页检查,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步修改。
请同学或导师帮忙复核,避免“当局者迷”。
通过这份清单,你可以系统性地排查格式问题,确保论文以专业、严谨的形象呈现给答辩委员会。祝答辩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