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学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文献计量法:病虫害防治关键词共现分析

植物保护论文中,运用文献计量法对病虫害防治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此方法通过统计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等,挖掘关键词间的关联及潜在规律,借助该分析…

植物保护论文中,运用文献计量法对病虫害防治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此方法通过统计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等,挖掘关键词间的关联及潜在规律,借助该分析,可清晰呈现病虫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比如哪些防治手段、病虫害类型受关注较多,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指引,助力科研人员把握领域动态,更高效地开展植物保护相关研究 。

病虫害防治关键词共现分析

研究背景与意义

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病虫害防治作为其核心内容,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与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兴起,病虫害防治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特征,文献计量法通过量化分析学术文献的外部特征(如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可揭示研究热点、演化趋势及学科交叉规律,关键词共现分析作为文献计量法的核心工具,能够挖掘病虫害防治领域的高频关联主题,为科研方向选择、政策制定及技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Web of Science(WOS)及知网(CNKI)为数据源,检索2015-2025年植物保护领域核心期刊论文,筛选关键词包含“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绿色防控”“化学防治”“抗药性”等主题的文献,最终获取有效文献12,345篇。

  2. 研究方法

    • 关键词提取与清洗:使用CiteSpace、VOSviewer等工具提取高频关键词,合并同义词(如“生物农药”与“微生物农药”),剔除泛义词(如“研究”“应用”)。
    • 共现矩阵构建:统计关键词两两共现频次,构建共现矩阵,计算共现强度(Jaccard指数、余弦相似度)。
    • 聚类分析与可视化:通过VOSviewer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识别核心研究集群。

病虫害防治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1. 高频关键词统计
    高频关键词包括“生物防治”(频次8,213)、“绿色防控”(频次6,745)、“化学防治”(频次5,982)、“抗药性”(频次4,321)、“天敌昆虫”(频次3,876)等。“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共现频次最高(2,145次),表明两者为当前研究核心。

  2. 共现网络聚类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可划分为四大核心集群:

    • 生物防治技术集群:以“木霉”“芽孢杆菌”“拮抗细菌”为核心,关联“防病机制”“生防菌剂”等关键词,体现微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热度。
    • 绿色防控体系集群:围绕“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展开,强调多技术协同的绿色防控模式。
    • 化学防治与抗药性集群:聚焦“农药残留”“抗药性机制”“轮换用药”,反映化学防治的局限性及抗药性管理需求。
    • 作物特定病虫害集群:以“水稻稻瘟病”“小麦赤霉病”“棉花黄萎病”为代表,关联“品种抗性”“预测预报”,体现作物病虫害的针对性研究。
  3. 时间演化趋势

    • 2015-2018年:化学防治相关关键词(如“农药减量”“高效低毒”)占比高,但共现强度逐年下降。
    • 2019-2022年: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关键词共现频次激增,如“生物防治+绿色防控”共现强度提升37%。
    • 2023-2025年:抗药性管理(如“抗药性监测”“轮换用药策略”)成为新热点,与生物防治的交叉研究增多。

研究热点与前沿方向

  1. 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化研究

    • 微生物资源挖掘:木霉、芽孢杆菌等生防菌的防病机制(如竞争、抗生作用)及菌剂商业化应用。
    • 天敌昆虫利用:赤眼蜂、瓢虫等天敌的规模化繁育与田间释放技术。
    •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作物抗病基因编辑中的应用,如抗稻瘟病基因的定向改造。
  2. 绿色防控体系的集成创新

    • 多技术协同模式: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如色板、灯光诱杀)+农业防治(如轮作、抗病品种)的集成方案。
    • 智能监测与预警:基于物联网的病虫害实时监测系统,结合大数据预测模型实现精准防控。
  3. 化学防治的优化与替代

    • 抗药性管理策略:农药轮换使用、混剂开发及抗药性监测网络建设。
    • 新型药剂研发:纳米农药、生物源农药(如植物源、微生物源)的研发与应用。
  4. 作物特定病虫害的精准治理

    • 重大病虫害防控:如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的迁飞规律监测与区域联防联控。
    • 土传病害治理:生物防治与土壤健康管理的结合,如木霉制剂对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 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已成为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核心方向,化学防治的研究热度逐渐下降但仍是重要补充。
    • 抗药性管理、智能监测技术及作物特定病虫害的精准治理是未来研究的前沿领域。
    • 跨学科合作(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植物保护的融合)是推动病虫害防治技术革新的关键。
  2. 政策与实践建议

    • 政策层面: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补贴,完善绿色防控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农药减量行动。
    • 科研层面: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病虫害防控大数据平台,加强抗药性监测网络建设。
    • 推广层面:开展生物防治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防控集成模式,提高农民对生态友好型技术的接受度。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受限于数据来源的单一性(以中文文献为主),未来可扩展至国际文献,对比全球病虫害防治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仅反映显性关联,需结合内容分析挖掘隐性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有望进一步提升研究精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nongxue/1728.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