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毕业论文模板对比(附示例)

国内外毕业论文模板对比及示例一、结构框架对比国内模板通常采用“绪论-理论-问题-分析-解决-结论”的线性结构,强调逻辑递进和问题闭环,章节层级分明,适合需要系统…

国内外毕业论文模板对比及示例

一、结构框架对比

国内模板
通常采用“绪论-理论-问题-分析-解决-结论”的线性结构,强调逻辑递进和问题闭环,章节层级分明,适合需要系统论证的社科或工科论文。
示例框架:

  1. 绪论: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内容与结构。

  2. 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3. 发现问题:通过问卷或案例提炼核心问题。

  4. 分析问题:实施目标、进度计划、难点分析。

  5. 解决问题:保障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6. 结语与展望:总结成果、不足与未来方向。

国外模板
更注重“研究价值-文献批判-方法论-伦理考量”的学术规范性,章节划分更细,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贡献,适合需要理论创新的论文。
示例框架:

  1. INTRODUCTION:研究背景、目的、问题、范围、意义、结构。

  2. LITERATURE REVIEW:历史发展、理论基础、模型分析、文献缺口。

  3. RESEARCH METHODOLOGY:研究范式、数据收集、分析方法、伦理考量。

  4. RESEARCH FINDINGS:分阶段呈现数据结果。

  5.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对比分析:

  • 章节层级:国内模板层级较少(通常5-6章),国外模板二级标题多达7-8个,内容更细分。

  • 逻辑重点:国内模板强调“问题解决”,国外模板侧重“文献批判”和“方法论创新”。

  • 学术规范:国外模板明确要求“Ethical Considerations”(伦理考量),国内模板较少涉及。

二、格式规范对比

国内模板

  • 字体字号:中文宋体小四号,英文Times New Roman 12号。

  • 行距: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 页眉页脚:页码居中或右下角,封面不显示页码。

  • 图表标题:图标题居中,表标题上方居中,编号按章节顺序(如“图1-1”“表2-3”)。

国外模板(APA格式)

  • 字体字号:12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倍。

  • 页眉:缩略标题(Running Head)左对齐,页码右对齐。

  • 标题层级:一级标题居中加粗(如“INTRODUCTION”),二级标题左对齐加粗(如“Literature Review”)。

  • 引用格式:文中引用需标注作者和年份(如“Smith, 2020”),参考文献按字母顺序排列。

对比分析:

  • 字体行距:国内模板行距较紧凑(1.5倍),国外模板更宽松(2倍),符合国际学术阅读习惯。

  • 页眉设计:国外模板要求缩略标题,国内模板通常无需此项。

  • 标题格式:国外模板标题层级更灵活,国内模板更统一(如“第一章”“1.1”)。

三、内容要求对比

国内模板

  • 绪论:需明确“研究背景及国内外文献综述”,强调研究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文献综述:分国内、国外两部分,总结前人研究,指出未解决问题。

  • 结论:需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或未来方向。

国外模板

  • INTRODUCTION:需包含“Conceptual Framework”(理论框架)和“Scope of the Study”(研究范围)。

  • LITERATURE REVIEW:需批判性分析前人研究,明确文献缺口(如“虽然XX研究取得了成果,但未涉及XX领域”)。

  • CONCLUSION:需强调学术贡献(如“本文填补了XX领域的空白”),并提出实际应用建议。

对比分析:

  • 文献综述:国内模板侧重总结,国外模板强调批判性分析。

  • 结论部分:国外模板更注重学术贡献的量化表述(如“填补空白”“创新方法”),国内模板更偏向定性描述。

四、模板示例

国内模板示例(社科类)

markdow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XX问题日益突出(引用文献)。
## 1.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XX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张三(2020)指出,XX问题的核心在于XX;李四(2021)认为,XX因素是关键。
## 2.2 国外研究现状  
Smith(20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XX方法可有效解决XX问题;Johnson(2022)提出,XX理论对XX领域有重要启示。

国外模板示例(APA格式)

markdown
# INTRODUCTION  
##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e rapid growth of XX industry has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XX research (Smith, 2020).
## Purpose of the Stud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XX on XX, filling the gap in existing literature.
# LITERATURE REVIEW  
##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arly studies on XX date back to the 1990s (Johnson, 1998), but few have examined XX in the context of XX.
## Theoretical Basis  
The XX theory (Brown, 2015)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XX phenomena.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geshi/638.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