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图格式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构型示意图 **:Constellation Configuration of 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图形要求
- 类型:三维星座分布图或二维极坐标投影图
- 卫星轨道面(GEO/IGSO/MEO)
- 卫星编号及轨道高度(如GEO: 35786 km, MEO: 21528 km)
- 地球参考模型(WGS84椭球体)
- 关键坐标系标注(ECEF/ENU)
- 配色规范:
- GEO卫星:红色
- IGSO卫星:蓝色
- MEO卫星:绿色
- 地球背景:浅灰色渐变
图例与标注
- 图例:
● 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 ■ 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 MEO卫星(中圆地球轨道)
- 坐标标注:
- 赤道平面(0°纬度线)
- 升交点经度(Ω)
- 轨道倾角(i)
引用规范
- 数据来源: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白皮书(202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 软件标注:
图形由STK 11.5软件生成,坐标系采用ITRF2014框架
定位精度表格式北斗三号系统不同场景下定位精度对比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BeiDou-3 System Under Various Scenarios
表格结构
测试场景 | 水平精度(95%) | 垂直精度(95%) | 收敛时间(min) | 数据来源 |
---|---|---|---|---|
开放天空(城市) | 8 m | 2 m | 2 | 武汉大学IGS站实测数据 |
半遮挡(郊区) | 5 m | 3 m | 7 | BDS-3试验卫星工程报告 |
完全遮挡(室内) | N/A | N/A | 文献[5]模拟数据 |
精度指标说明
- 统计方法:
采用CEP(圆概率误差)和2DRMS(二维均方根误差)双重标准
- 单位规范:
- 水平精度:米(m)
- 垂直精度:米(m)
- 时间:分钟(min)
对比分析要求
- 横向对比:
与GPS Block IIF、Galileo FOC系统在相同场景下的精度差异(需标注p值)
- 纵向对比:
北斗二号与北斗三号在亚太地区的精度提升比例(2012 vs 2020)
论文整合建议
-
图文关联:
- 在系统图下方标注:"如图1所示,北斗三号采用混合轨道构型,显著提升了亚太地区可见卫星数"
- 在表格旁注释:"表1数据显示,在城市开放场景下,北斗三号水平精度优于GPS(p<0.05)"
-
公式引用:
- 若涉及精度计算,需列出公式:
$$ \sigma_{2D} = \sqrt{\sigma_E^2 + \sigma_N^2} $$
(_E、σ_N为东向/北向精度)
- 若涉及精度计算,需列出公式:
-
参考文献格式:
[1] 张三等. 北斗三号系统定位性能评估[J]. 空间信息学报, 2021, 45(3): 123-130.
[2] IGS.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Technical Report 2020[R]. 2021.
注意事项
-
版权声明:
- 使用STK等商业软件生成的图形需获得授权
- 引用实测数据需标注伦理审查编号
-
动态更新:
若涉及北斗四号概念设计,需在图题中注明"(概念图)"
-
国际单位制:
避免使用"公里"等非SI单位,统一采用"km"
此格式符合《测绘学报》《GPS Solutions》等期刊要求,可根据具体期刊指南调整细节,建议使用LaTeX的siunitx
宏包处理单位,pgfplots
绘制三维星座图以确保学术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