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选题与文献综述
选题策略
紧跟学术前沿:关注当前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如新冠疫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网络文学批评的新方法等。以2020年为例,新冠疫情成为全球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选择相关选题能够紧跟时代脉搏。
结合个人兴趣与能力:选题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兴趣,确保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深度。例如,对古代文学感兴趣的研究者可以选择《诗经》研究、古代文学流派比较等选题。
创新性: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新的观点或研究方法。例如,在网络文学研究中,可以借鉴网络文化理论,分析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和传播机制。
文献综述
广泛搜集资料:从学术数据库、期刊、书籍等渠道广泛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例如,在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时,需要阅读大量关于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研究。
系统梳理与分析: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按照主题、时间或研究方法等进行梳理。分析每篇文献的研究方法、数据可靠性及结论的有效性,以选择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撰写综述:总结现有文献的主要观点与发现,指出研究中的空白与争议,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适用于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创作风格的演变和特点。例如,在研究某位作家的创作风格时,可以通过对其作品的文本分析,提炼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等。
历史研究法:考察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以更全面地理解作家的创作动机和艺术追求。例如,在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时,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例如,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身份时,可以借鉴女性主义理论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
公开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是文学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与访谈:适用于对特定群体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研究网络文学读者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
实地考察:对于需要直观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实地考察是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在研究地方文学时,可以实地考察当地的文学活动和文化氛围。
三、论文写作:结构与规范
论文结构
引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空白和切入点。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具体阐述和解释,包括数据统计、图表展示和案例分析等。
结论:总结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贡献,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写作规范
标题: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论文主题。避免使用空泛、笼统的标题。
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
关键词:选择能够代表论文核心内容的词语,一般为3-5个。避免使用外延意义范围较大的泛意词。
正文:遵循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论述严谨的原则。避免冗长和重复,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按照引用的顺序编号排列。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且必须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
四、论文修改与定稿
内容完善
增加案例研究:通过增加案例研究,增强论文的说服力。例如,在分析某位作家的创作风格时,可以引用其多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调整结构:根据研究结果和论证需要,对论文结构进行调整。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语言润色
检查语法错误:仔细检查论文中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确保论文的规范性。
优化表达:对论文中的表达进行优化,使语言更加流畅、简练。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和非学术性语言。
格式调整
遵循学校要求:根据学校或期刊的格式要求,对论文的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进行调整。
规范图表格式:确保论文中的图表格式规范、清晰。图表标题、编号和说明应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