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其它综合

经济学论文的计量模型检验:异方差性与自相关处理

在经济学论文的计量模型检验中,异方差性与自相关是两个常见且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以下是对二者的详细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异方差性1. 定义与影响异方差性(Hetero…

在经济学论文的计量模型检验中,异方差性与自相关是两个常见且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以下是对二者的详细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异方差性

1. 定义与影响

异方差性(Heteroskedasticity)是指回归模型中误差项的方差不是常数,而是随着解释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违背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CLRM)中的同方差假设,会导致以下后果:

  • 参数估计非有效: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量不再具有最小方差性,效率降低。

  • 假设检验失效:传统的t检验、F检验基于同方差假设,异方差会导致检验统计量的分布偏误,可能错误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 预测精度下降:方差估计不准确会导致预测区间不可靠,影响预测效果。

2. 检验方法

  • 图解法:绘制残差与解释变量的散点图,或残差与拟合值的散点图。若残差分布呈现明显的扩散、收敛或喇叭状趋势,表明存在异方差。

  • 统计检验法:

    • 怀特检验(White Test):不依赖异方差的具体形式,通过残差平方与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平方及交叉项的回归检验异方差。适用于多元回归,无需假设异方差形式,但计算复杂,变量较多时自由度损耗大。

    • BP检验(Breusch-Pagan Test):假设误差项方差是解释变量的线性函数,通过残差平方对解释变量做辅助回归,检验系数联合显著性。步骤简单,适用于单一解释变量,但假设异方差与解释变量线性相关,可能不符合实际。

    • 帕克检验(Park Test):假设误差项方差与解释变量存在函数关系,如对数形式,通过OLS检验是否显著。需预先假设异方差的具体形式,且可能受模型设定误差影响。

    • 戈里瑟检验(Gleiser Test):类似帕克检验,但采用不同的函数形式进行假设检验。

    • GQ检验(Goldfeld-Quanadt Test):将样本按解释变量排序后分成两部分,分别做OLS回归,通过比较两部分残差平方和的差异判断异方差。适用于大样本,异方差为单调递增或递减,且解释变量可排序。

3. 修正方法

  • 加权最小二乘法(WLS):通过对不同观测值赋予不同权重,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使加权后的误差项满足同方差假设。若已知误差项方差的具体形式,可取权重使加权后误差项方差为常数。实际中常通过估计得到权重,如先做帕克检验确定异方差形式,再构造权重。

  • 稳健标准误法(Robust Standard Errors):不修正参数估计值,而是调整标准误以适应异方差,使假设检验有效。无需假设异方差形式,直接用OLS估计参数,仅修正标准误,操作简便。当异方差形式未知或难以估计时,优先使用稳健标准误法。

  • 变量变换法:当变量存在异方差且呈比例变化时(如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对变量取对数可使方差稳定。误差项方差可能转化为加法形式,减弱异方差。

  • 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若已知误差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通过线性变换将原模型转化为同方差模型。需准确已知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形式,实际应用中常与WLS结合使用。

自相关

1. 定义与影响

自相关(Autocorrelation)是指回归模型中误差项在不同观测时期之间存在相关性,即对于时间序列数据t和s,有Corr(ϵt,ϵs)=0(t=s)。这违背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中“误差项不相关”的基本假设,常见于时间序列和空间数据中,会导致以下后果:

  • 参数估计非有效:OLS估计量仍为无偏估计,但不再具有最小方差性,效率降低。

  • 方差估计偏误:OLS估计的误差项方差会低估或高估真实方差,导致t检验和F检验失效。

  • 模型预测不可靠:自相关会使预测区间的精度下降,尤其是在动态预测中误差会累积。

2. 检验方法

  • 图解法:

    • 残差时间序列图:绘制OLS估计残差随时间的变化图,若残差呈现连续的正或负、周期性波动(如波浪形),表明存在自相关。

    • 自相关函数(ACF)图:计算残差的自相关系数ρk=Corr(et,et−k),绘制k=1,2,…,n的相关系数图。若某阶k的ρk显著异于0(如超出置信区间),则存在自相关。

  • 统计检验法:

    • 德宾-沃森检验(Durbin-Watson Test,DW检验):检验一阶自相关,统计量定义为DW=∑t=2n(et−et−1)2/∑t=1net2≈2(1−ρ^),其中ρ^为残差一阶自相关系数的估计值。计算DW值,若DW≈2,表明无自相关;DW<2为正自相关;DW>2为负自相关。对比德宾-沃森临界值表(根据样本量n和解释变量个数k),判断是否拒绝“无自相关”原假设。局限在于仅适用于一阶自相关,无法检验高阶自相关,且存在“不确定区域”(DW介于上下临界值之间时无法判断)。

    • 布罗施-戈弗雷检验(Breusch-Godfrey Test,BG检验):检验高阶自相关(p阶),通过辅助回归判断残差是否与滞后项相关。步骤包括对原模型做OLS回归得到残差,做辅助回归并计算LM统计量(nR²),服从自由度为p的卡方分布,若显著则拒绝“无自相关”原假设。优势在于适用于高阶自相关,可指定自相关阶数p。

    • Ljung-Box Q检验: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存在任意阶自相关,基于自相关系数的联合显著性。统计量Q=n(n+2)∑k=1pn−kρk2,其中ρk为k阶自相关系数,p为设定阶数。适用场景为常用于时间序列分析中检验白噪声假设(无自相关)。

3. 修正方法

  • 广义差分法(Generalized Difference Method):核心思想是通过差分变换消除自相关,适用于已知或可估计自相关系数ρ的情况。一阶自相关修正(Cochrane-Orcutt迭代法)包括假设误差项满足εt=ρεt−1+ut(一阶自回归过程AR(1)),将原模型滞后一期并与原模型联立,构造差分模型,迭代估计ρ直至收敛。

  • 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若已知误差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Ω(包含自相关结构),通过线性变换将模型转化为同方差且无自相关的形式。步骤包括设Ω的自相关结构为Cov(εt,εs)=σ2ρ∣t−s∣,构造变换矩阵P使PΩP′=I,对模型两边乘以P,得新误差项满足同方差且不相关,可用OLS估计。

  • Newey-West稳健标准误法:思想是不修正模型参数,而是调整标准误以适应自相关,使假设检验有效。公式为Var(β^)=(X′X)−1(∑t=1nXtXt′+∑k=1m∑t=k+1n(XtXt−k′+Xt−kXt′))(X′X)−1,其中m为自相关滞后阶数(通常取m=[4(n/100)2/9])。优势在于无需假设自相关具体形式,直接修正标准误,适用于异方差与自相关共存的场景。

  • 添加解释变量的滞后项:若自相关由遗漏滞后变量引起,将Xt−1,Xt−2等纳入模型,使误差项不再包含系统性动态关系。

  • 使用动态模型:如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或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直接刻画变量的滞后影响,减少误差项自相关。

  • 季节调整:对季节性时间序列进行X-13或TRAMO/SEATS等季节调整,消除季节性因素导致的自相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zonghe/298.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