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摘要的翻译规范中英文摘要的句式转换与文化适配

翻译需遵循规范,涉及中英文摘要的句式转换与文化适配,句式转换要求根据两种语言特点调整句子结构,确保译文流畅自然;文化适配则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

翻译需遵循规范,涉及中英文摘要的句式转换与文化适配,句式转换要求根据两种语言特点调整句子结构,确保译文流畅自然;文化适配则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误解,准确把握这两点,可提升学术摘要翻译质量。

的中英文翻译需兼顾句式转换与文化适配,核心在于通过语言结构调整、时态语态规范、文化语境适配及术语标准化处理,实现信息准确传递与学术规范性的统一,以下从句式转换、文化适配、术语处理、时态语态规范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句式转换:突破语言结构差异

  1. 长句拆分与短句整合 倾向使用复合句和嵌套结构,而中文摘要多采用短句流水式表达,翻译时需拆分英文长句为中文并列分句,或整合中文短句为英文主从结构。

    • 案例:英文原文 "This study, which included 200 participants recruited from three hospital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iet and cognitive function."
      中文翻译需拆分为:本研究纳入来自三家医院的200名受试者,结果表明饮食与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2. 逻辑连接词处理
    英文常用 howevertherefore 等显性连接词,中文则依赖语义连贯,翻译时可省略冗余连接词,但需保留必要逻辑标记。

    • 案例:英文 "The results were inconsistent; however,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a confounding variable."
      中文翻译为:结果不一致,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混杂变量。
  3.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转换 常用被动语态强调客观性(如 "The data were analyzed"),中文则倾向主动语态(如 "研究人员分析了数据"),翻译时需根据语境调整,避免生硬直译。

文化适配:弥合中西方学术表达差异

  1. 研究目的表述

    • 中文习惯:以群体本位概括前人研究(如 "前人研究多集中于……,但缺乏……")。
    • 英文习惯:详细罗列代表人物及理论(如 "Smith (2020) proposed..., while Johnson (2021) argued...")。
    • 翻译策略:中文摘要英译时需补充具体学者信息,英文摘要中译时需提炼核心观点。
  2. 研究价值评价

    • 中文习惯:委婉表达批评(如 "虽有创新,但样本量有限")。
    • 英文习惯:直接指出不足(如 "The study is limited by a small sample size")。
    • 翻译策略:中文摘要英译时需强化批判性,英文摘要中译时需软化语气。
  3. 文化负载表达处理

    • 直译与意译平衡:如英文 "the tip of the iceberg" 可直译为 "冰山一角",但需确保语境契合;若不符,则采用中性表达(如 "a small part of a larger issue")。
    • 避免文化隐喻:如中文 "摸着石头过河" 需意译为 "proceeding with caution",而非直译。

术语处理:确保学科规范性与一致性

  1. 权威术语库建立

    • 优先采用国际通用术语(如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译为 "随机对照试验"),避免自创词汇。
    • 跨学科术语需区分语境(如 "agent" 在计算机领域译为 "智能体",在化学领域译为 "试剂")。
  2. 一词多义处理

    • 统计学术语 "significant" 需译为 "显著性",而非字面 "重要的"
    • 法律术语 "consideration" 需根据上下文译为 "对价"(合同领域)或 "考虑"(一般语境)。
  3. 术语一致性维护

    • 同一术语在摘要、正文及关键词中需统一译法(如 "machine learning" 全程译为 "机器学习",避免混用 "机械学习")。

时态与语态规范:符合学术表达习惯

  1. 时态选择

    • 一般现在时:用于叙述研究目标、内容、结果及普遍真理(如 "This study aims to...")。
    • 一般过去时:用于描述已完成的研究方法或过程(如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 现在完成时:强调研究对当前的影响(如 "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2. 语态选择

    • 被动语态:英文摘要常用以突出客观性(如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00 subjects")。
    • 主动语态:中文摘要倾向使用(如 "研究人员收集了500份数据"),翻译时需根据期刊偏好调整。
  3. 人称使用

    • 中英文摘要均应避免第一人称(如 "I""we"),以维护客观性,中文摘要可省略主语(如 "进行了实验"),英文摘要可采用被动语态或 "the authors" 指代。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zhaiyao/1968.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