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心血管病:高血压管理指南的循证更新

2025年,国际心血管联盟、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相继更新高血压管理指南,新指南引入PREVENT风险计算器,强化早期干预,将血压≥…

2025年,国际心血管联盟、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相继更新高血压管理指南,新指南引入PREVENT风险计算器,强化早期干预,将血压≥130/80mmHg作为多数成人治疗阈值,并推荐单片复方制剂提高依从性,针对难治性高血压,强调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对妊娠期、慢性肾病等特殊人群制定个体化策略,指南明确反对依赖智能手表等无袖带设备测压,并细化家庭监测与多学科协作流程。

心血管病防治的新里程碑

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同步发布高血压管理指南更新,标志着全球高血压防治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新阶段,AHA指南引入PREVENT风险计算器,将心血管、肾脏及代谢指标整合,实现风险分层管理;ESC指南新增“血压升高”类别,强调早期干预,本文系统梳理两大指南的核心更新,结合中国基层指南实践,探讨高血压管理从诊断标准、风险评估到治疗策略的循证医学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高血压管理指南;循证更新;心血管病防治;风险分层;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首要可控危险因素,全球患者超10亿,2025年,AHA/ACC与ESC同步发布高血压管理指南更新,基于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真实世界数据,对诊断标准、风险评估、治疗目标及特殊人群管理进行重大调整,本文结合中国《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实践,系统分析高血压管理指南的循证更新及其临床意义。

诊断标准的争议与共识:从“二元论”到“连续风险”

1 AHA/ACC指南:维持130/80 mmHg阈值,强化风险驱动治疗

2025年AHA/ACC指南延续2017年标准,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 mmHg,并进一步细分血压类别:

  • 正常血压:<120/80 mmHg
  • 血压升高:120-129/<80 mmHg
  • 1级高血压:130-139/80-89 mmHg
  • 2级高血压:≥140/90 mmHg

该分类基于SPRINT研究等证据,显示收缩压降至120 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CVD事件风险,指南强调,治疗决策需结合10年CVD风险(PREVENT模型评估),而非单纯依赖血压数值,1级高血压患者若10年风险≥7.5%,需立即启动药物+生活方式干预;风险<7.5%者,优先3-6个月生活方式调整,无效后再用药。

2 ESC指南:新增“血压升高”类别,推动早期干预

2024年ESC指南将血压分为三类:

  • 血压不升高:<120/70 mmHg
  • 血压升高:120-139/70-89 mmHg
  • 高血压:≥140/90 mmHg

ESC指南指出,血压升高人群虽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但10年CVD风险已显著增加(尤其合并糖尿病、CKD或HMOD者),BPLTTC荟萃分析显示,血压每降低5 mmHg,CVD风险下降约10%,ESC推荐对血压升高且10年风险≥10%者启动药物干预,体现“预防为主”理念。

3 中国基层指南:诊室与诊室外血压的整合

中国《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明确诊室血压≥140/90 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但强调诊室外血压(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动态血压日间平均≥130/80 mmHg)的重要性,该标准基于中国人群研究,显示家庭血压监测可减少白大衣效应,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南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配备验证合格的血压计,并规范测量流程(如连续5-7天早晚测量,取平均值)。

风险评估工具的革新:从ASCVD到PREVENT

1 PREVENT模型:整合多维度指标的精准预测

AHA/ACC指南弃用传统ASCVD风险评分,引入PREVENT模型,该模型纳入年龄、性别、种族、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社会决定因素指数(SDI),可预测30-79岁人群10年CVD风险,一名50岁男性,血压135/85 mmHg,eGFR 60 mL/min/1.73 m²,ACR 30 mg/g,PREVENT评估10年风险为12%,需立即启动药物干预。

2 诊室外血压监测:金标准的确立

ESC指南强调诊室外血压(家庭或动态血压)在确诊高血压中的核心地位,研究显示,诊室血压特异性低于动态血压,仅依赖诊室测量可能导致误诊,中国基层指南要求对初诊血压160-179/100-109 mmHg者,1个月内通过诊室外测量确认;血压≥180/110 mmHg者,需立即评估高血压急症。

3 生物标志物与影像学辅助风险分层

对于风险不确定的血压升高患者,ESC指南推荐使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颈动脉斑块超声、高敏肌钙蛋白(hs-cTnI)或B型利钠肽(BNP)进一步分层,CAC评分>100可上调患者风险类别,指导更积极的治疗。

治疗策略的优化:从“一刀切”到个体化

1 降压目标:分层管理,严格控压

  • 一般患者:AHA/ACC指南推荐所有成人血压<130/80 mmHg;ESC指南建议耐受者收缩压120-129 mmHg。
  • 特殊人群
    • 糖尿病患者:合并CKD(eGFR<60或ACR≥30)者,优先使用ACEI/ARB。
    • 慢性肾病患者:eGFR<60且ACR≥30者,ACEI/ARB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30%。
    • 老年人:≥80岁患者目标<140/90 mmHg,能耐受者可降至<130/80 mmHg。
    • 妊娠期高血压:收缩压≥160或舒张压≥110 mmHg者,30-60分钟内降压至<160/110 mmHg;慢性高血压孕妇目标<140/90 mmHg。

2 药物选择:联合治疗与复方制剂

  • 一线药物: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优于氢氯噻嗪)、CCB(氨氯地平)、ACEI/ARB。
  • 联合策略:2级高血压(≥140/90 mmHg)或血压高于目标20/10 mmHg者,首选单片复方制剂(如ACEI+利尿剂或ARB+CCB),可提高依从性并缩短达标时间。
  • 难治性高血压: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无论是否低钾),并评估继发性病因(如睡眠呼吸暂停、肾动脉狭窄)。

3 生活方式干预:从辅助到基础

两大指南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地位:

  • 限盐增钾:每日钠摄入<2.3 g,钾摄入≥4.7 g(如使用钾盐替代品)。
  • DASH饮食: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 减重:BMI控制在18.5-24.9 kg/m²,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特殊人群管理:精准施策,降低风险

1 急性脑出血:快速控压,避免波动

AHA指南推荐,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且收缩压150-220 mmHg者,立即降至130-140 mmHg并维持7天,可改善功能结局;若收缩压<130 mmHg,需停用降压药,研究显示,过度降压可能导致脑缺血,而血压波动>20 mmHg与不良预后相关。

2 肾去交感神经术(RDN):严格评估,共享决策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AHA指南要求由多学科团队评估RDN适应症,并在共同决策中讨论手术风险与获益,RDN适用于药物依从性差或无法耐受药物者,但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3 认知功能保护:严格控压,延缓痴呆

SPRINT-MIND研究显示,收缩压<120 mmHg可降低轻度认知障碍(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yixue/2007.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