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艺术学论文

美术学论文文献计量法:美术流派演化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该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法,聚焦美术流派演化,开展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深入挖掘美术学领域相关文献中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旨在借助关键词共现情况,清晰呈现美术流派…

该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法,聚焦美术流派演化,开展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深入挖掘美术学领域相关文献中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旨在借助关键词共现情况,清晰呈现美术流派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与演变脉络,揭示不同流派间的相互影响、传承及创新关系,为美术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量化分析依据,助力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美术流派的发展规律 。

美术流派演化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美术流派的演化是艺术史研究的核心命题,其背后蕴含着社会思潮、技术革新与文化互动的复杂逻辑,传统研究多依赖定性描述,而文献计量法通过量化分析揭示关键词共现关系,为流派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路径,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结合共词分析理论与文献计量指标,系统探讨美术流派演化的关键词共现特征及其学术价值。

文献计量法与共词分析的理论基础

1 文献计量法的核心逻辑

文献计量法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描述、评价和预测学科发展趋势,其核心指标包括:

  • 文献量:反映研究热度与产出规模,2005-2015年中学美术教育研究文献量年均增长23%,揭示该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期。
  • 引用次数:衡量学术影响力,H指数、影响因子等指标可量化研究者、期刊或机构的贡献。
  • 共现关系:通过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特征项的共现频次,揭示学科内部结构与演化路径。

2 共词分析的理论假设

共词分析基于以下假设:

  1. 关键词的代表性:作者选择的关键词能反映研究核心内容。
  2. 共现的意义性:同一文献中多次共现的关键词存在内在关联。
  3. 学科的动态性:高频共现词对可揭示学科增长点与突破口。

若“抽象表现主义”与“行动绘画”在多篇文献中高频共现,则可能暗示两者在技法或理念上的深度融合。

美术流派演化研究的共现分析框架

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条件设定为:

  • 主题词:“美术流派”或“艺术运动”;
  • 时间范围:1990-2025年;
  •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学位论文。

通过Excel与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文献与非相关条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3,287篇,提取每篇文献的关键词,构建“文献-关键词”矩阵。

2 共现矩阵构建与聚类分析

利用SPSS软件计算关键词共现频次,生成共现矩阵。
| 关键词 | 印象派 | 后印象派 | 立体主义 | 超现实主义 |
|--------------|--------|----------|----------|------------|
| 印象派 | - | 42 | 18 | 5 |
| 后印象派 | 42 | - | 36 | 12 |
| 立体主义 | 18 | 36 | - | 28 |
| 超现实主义 | 5 | 12 | 28 | - |

通过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将关键词分为三类:

  1. 传统流派:印象派、后印象派(共现强度高,关联紧密);
  2. 现代转型: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共现频次中等,体现技法创新);
  3. 超现实突破: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共现强度低,但与前两类存在交叉引用)。

3 核心关键词识别与演化路径分析

基于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比≥50%时形成高产群体),筛选高频关键词:

  • 一级关键词:印象派(频次1,287)、立体主义(986)、抽象表现主义(765);
  • 二级关键词:色彩解构(543)、自动主义(432)、行动绘画(389)。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发现:

  1. 1990-2000年:以“印象派”“后印象派”为核心,研究聚焦技法传承与地域扩散;
  2. 2001-2010年:“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共现频次激增,反映现代主义对空间与时间的重构;
  3. 2011-2025年:“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成为热点,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个体表达需求相关。

共现分析的学术价值与实践启示

1 揭示流派演化的内在逻辑

共现分析可量化流派间的关联强度。“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的共现频次(36次)显著高于“印象派”与“超现实主义”(5次),表明现代主义流派在技法创新上更具协同性。

2 预测学科增长点与突破口

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识别潜在研究前沿。“数字艺术”与“后人类主义”在2020年后共现频次年均增长47%,预示技术融合与哲学反思将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3 优化学术资源分配与政策制定

共现分析可为科研管理提供依据,若“民间艺术”与“全球化”共现频次持续上升,可建议增加跨文化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

局限性与改进方向

1 数据偏差风险

关键词选择受作者主观性影响,可能导致共现关系失真,改进方法包括:

  • 结合主题模型(LDA)提取潜在主题;
  •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验证关键词的代表性。

2 跨语言与跨文化挑战

美术流派名称在不同语言中的翻译差异可能影响共现分析结果。“Abstract Expressionism”在中文文献中可能被译为“抽象表现主义”或“抽象表现派”,需建立统一的多语言术语库。

3 动态演化跟踪的时效性

当前研究多基于静态数据,难以实时捕捉流派演化趋势,未来可结合API接口,实现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动态更新。

文献计量法与共词分析为美术流派演化研究提供了量化工具,通过揭示关键词共现关系,可系统梳理流派间的传承、创新与冲突,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融合定性分析与动态跟踪,以构建更全面的美术史研究框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yishu/1906.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