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对药物及剂型研发报告标注至关重要,准确标注能让读者追溯研究源头,了解研究背景与依据,增强论文可信度与科学性,在标注药物研发报告时,要详细记录报告名称、作者、发布机构、发布时间等关键信息;剂型研发报告标注同理,规范引用不仅体现学术严谨性,还避免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为药学领域知识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在药学论文中引用药物或剂型研发报告时,需遵循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结合药学领域惯例,标注格式需包含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项等核心信息,以下是具体标注方法及示例:
研发报告的文献类型标识
研发报告属于“报告”类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为 [R],若报告为电子资源,需补充载体类型标识(如联机网络[OL]),格式为 [R/OL]。
标注格式与示例
纸质研发报告
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R]. 报告地点: 报告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示例:
[1] 张三, 李四. 新型缓释片剂型研发报告[R]. 北京: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2023: 15-22.
电子研发报告
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R/OL]. 报告地点: 报告单位, 出版年[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2] 王五, 赵六. 纳米晶药物递送系统研发进展报告[R/OL]. 上海: 复旦大学药学院, 2024[2024-10-20]. http://www.fudanpharm.edu.cn/reports/2024/nanocrystal.pdf.
文中引用标注中引用研发报告时,需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序号,格式为 上标方括号(如[1]),若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序号需置于同一方括号内,用逗号分隔(如[1,3]);若为连续序号,可用短横线连接(如[2-4])。
示例:
“本研究中新型缓释片剂的制备工艺参考了张三等人的研发报告[1],其体外释放曲线与理论模型高度吻合。”
关键注意事项
-
责任者著录:
- 责任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列出前3人后加“等”(中文)或“et al”(西文)。
- 姓名采用“姓前名后”格式,欧美著者名可缩写(如Smith J),中文著者需保留全名。
-
题名与版本:
- 题名需完整,初版省略版本说明,再版需标注版本(如2nd ed.)。
- 英文题名首字母大写,实词首字母大写(如Development of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
出版项与页码:
- 纸质报告需标注报告地点、报告单位及起止页码。
- 电子报告需标注获取日期和URL,URL需完整且可访问。
-
一致性原则:
- 文末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需与正文中标注序号完全一致。
- 同一文献在正文中多次引用时,仅需标注首次引用序号,后续引用无需重复标注页码(除非需强调特定内容)。
常见错误规避
-
错误示例:
“根据某研发报告,该剂型稳定性良好[无序号]。”
问题:未标注序号,无法追溯文献来源。 -
错误示例:
“张三. 研发报告[R]. 2023.”
问题:缺少报告地点、单位及页码,信息不完整。 -
错误示例:
“[1]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报告[R]. 北京: 单位, 2023.”
问题:责任者超过3人时未用“等”或“et al”缩写。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