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提纲通用模板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毕业论文通用提纲模板,包含各部分核心内容说明,可根据具体研究方向调整:标题(主标题:简洁明确,体现研究核心;副标题:补充说明研究…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毕业论文通用提纲模板,包含各部分核心内容说明,可根据具体研究方向调整:

标题

(主标题:简洁明确,体现研究核心;副标题:补充说明研究范围或方法,如"——以XX为例")

摘要(300-500字)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2句)

研究目的与核心问题(1句)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2句)

主要研究发现(2-3句)

理论与实践意义(1句)

关键词:3-5个反映研究核心的学术术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现实背景:行业/社会现象描述(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挑战")

理论背景:现有研究空白或争议点(例:"现有研究多聚焦宏观政策,缺乏微观行为机制分析")

研究意义: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例:"构建XX理论模型,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1.2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按时间/主题分类梳理(例:"国外研究经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转向")

研究评述:总结已有成果,指出不足(例:"现有研究缺乏对XX群体的针对性分析")

本研究切入点:与前人对话的独特视角(例:"从空间政治学视角重新解读XX现象")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需说明选择理由)

技术路线:研究步骤流程图(可选)

论文结构:章节安排与逻辑关系(例:"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第三章验证假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关键术语定义(例:"数字化韧性:组织在数字扰动中恢复与适应的能力")

概念辨析:与相近术语的区别(例:"区分'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升级'的内涵差异")

2.2 理论基础选择

理论来源:引用经典/前沿理论(例:"基于制度理论分析政策执行偏差")

理论适用性:说明理论与研究问题的契合点

2.3 分析框架构建

理论模型图示(可选)

变量关系说明: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等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适用于实证类论文)

3.1 研究假设提出

基于理论推导的假设陈述(例:"H1:组织文化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样本选择:抽样方法与样本特征(例:"采用分层抽样选取200家制造业企业")

测量工具:量表信效度检验(例:"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Cronbach's α=0.85")

3.3 分析方法说明

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软件工具:SPSS/AMOS/NVivo等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样本基本特征(例:"受访者平均年龄35.2岁,女性占比58%")

4.2 假设检验结果

表格呈现回归系数与显著性水平

假设支持情况总结(例:"H1得到支持,H3未通过检验")

4.3 结果讨论

与前人研究对比(例:"本研究发现与Smith(2020)结果一致,但与Lee(2018)相反")

理论贡献:修正/扩展现有理论(例:"验证了制度理论在新兴市场的适用性")

实践启示:对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的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核心发现总结(3-5点)

研究创新点强调

5.2 研究局限

样本局限性/方法局限性/理论局限性

5.3 未来展望

研究方向延伸建议(例:"未来可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动态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按学校要求格式排列(APA/GB/T7714等)

包含中外文文献,近5年文献占比不低于50%

附录(可选)

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原始数据表格

补充分析结果

写作建议:

章节比例控制:绪论与文献综述占20%,理论框架占30%,实证分析占40%,结论占10%

逻辑衔接:每章结尾设置"本章小结",下章开头设置"过渡句"

图表规范:图表需有编号与标题,数据来源标注清晰

学术规范:直接引用需标注页码,间接引用需注明作者年份

此模板可根据具体学科特点调整,例如:

理工科论文可增加"实验设计"章节

设计类论文可增加"作品展示与分析"章节

文献学论文可强化"版本考据"部分

建议结合学校具体格式要求进行细化修改。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tigang/26.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