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社会

社会学论文格式规范案例研究中的访谈记录呈现方式

在社会学论文中,案例研究常通过访谈法获取深度数据,而访谈记录的呈现需兼顾学术规范性与研究可信度,以下从格式规范、内容呈现、伦理处理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访谈…

在社会学论文中,案例研究常通过访谈法获取深度数据,而访谈记录的呈现需兼顾学术规范性与研究可信度,以下从格式规范、内容呈现、伦理处理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访谈记录的呈现方式。

格式规范:结构化与标准化与层级**

访谈记录应作为论文附录或独立章节呈现,标题需明确研究主题,在研究“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论文中,附录标题可设为“附录A:社区治理创新案例访谈记录”,正文内引用时,需在参考文献中标注访谈对象、时间、地点等元数据,如:

访谈记录(社区工作者,2025年3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

  1. 文本排版

    • 字体与字号:中文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pt,行距1.5倍。
    • 段落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段间不空行。
    • 页眉页脚:页眉居中显示论文标题,页脚标注页码(如“-1-”)。
    • 引用标注引用需在句末标注上标序号,如“社区治理需强化居民参与[1]”,并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访谈详情。
  2. 记录方式

    • 当场记录:优先采用边访谈边记录的方式,重点记录受访者原话、关键观点及非语言信息(如停顿、情绪)。
    • 录音转写:经受访者同意后录音,转写时需保留口语化表达(如“嗯”“这个嘛”),但需在文后注释说明转写规则。
    • 编码分类: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编码,例如将“资源分配”“居民参与”等设为一级编码,子主题设为二级编码,便于后续分析。

内容呈现:真实性、逻辑性与分析性

  1. 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

    • 直接引用:保留受访者原话以增强可信度,

      “我们社区以前搞活动,居民参与率不到30%,现在通过‘积分制’激励,参与率涨到了70%。”(社区工作者,2025年3月)

    • 间接转述:对重复或冗长内容进行概括,

      受访者指出,社区治理成效的提升得益于“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协同机制的建立(访谈记录,2025年3月)。

  2. 逻辑结构

    • 按主题组织:将访谈内容按研究问题分类,例如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中,分为“治理模式”“居民参与”“资源整合”等章节。
    • 时间线呈现:对纵向案例研究,可按时间顺序排列访谈内容,展示治理策略的演变过程。
    • 对比分析:若涉及多案例比较,需在附录中并列呈现不同社区的访谈记录,并在正文中分析差异。
  3. 分析性注释

    • 在访谈记录旁添加分析性注释,解释受访者观点的背景或潜在偏差。

      “居民参与率提升可能受样本量限制(访谈对象为活跃居民,未覆盖沉默群体)。”

    • 对矛盾观点进行标注,

      “社区干部A认为‘积分制’有效,但居民B反映‘积分兑换奖励实用性低’(访谈记录对比,2025年3月)。”

伦理处理:隐私保护与知情同意

  1. 匿名化处理

    • 隐藏受访者真实姓名,用“社区工作者A”“居民B”等代号替代。
    • 对敏感信息(如收入、疾病史)进行脱敏处理,例如将“月收入5000元”改为“中等收入水平”。
  2. 知情同意书

    • 在访谈前签署书面同意书,明确记录用途、保密措施及受访者权利,同意书需包含以下条款:
      • 录音/录像授权
      • 数据匿名化承诺
      • 受访者撤回同意的权利
    • 示例条款:

      “本人同意访谈内容用于学术研究,并知晓研究团队将采取匿名化措施保护个人隐私。”

  3. 数据存储与销毁

    • 录音文件存储于加密硬盘,访问需双重认证。
    • 研究结束后6个月内销毁原始录音,仅保留脱敏后的文本记录。

案例示范: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附录A:访谈记录(社区工作者A,2025年3月15日)
背景:北京市朝阳区某老旧社区,2020年启动“积分制”治理改革。
访谈问题

  1. 改革前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
  2. “积分制”如何设计并实施?
  3. 居民参与度变化及原因?

“以前搞活动,居民觉得‘没好处’,参与率不到30%,2020年我们引入‘积分制’,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如理发、家政),现在参与率涨到了70%,但年轻群体仍积极性不高。”(社区工作者A)
分析注释:年轻群体参与度低可能因积分兑换奖励对其吸引力不足(访谈对象未提及具体原因)。

参考文献
[1] 社区工作者A. 访谈记录[Z]. 北京市朝阳区, 2025-03-15.

社会学论文中访谈记录的呈现需兼顾学术严谨性与伦理合规性,通过结构化排版、逻辑化内容组织及匿名化处理,既能保障研究可信度,又能保护受访者权益,研究者应始终以“透明性”和“尊重”为核心原则,确保访谈数据成为推动社会认知的有力工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爱论文写作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unwen.cc/renwen/2474.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6759864

邮箱: 6759864@qq.com

工作时间:9:00——17: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