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聚焦“论文摘要关键词标引规范与学术检索适配”问题,规范的关键词标引对学术检索意义重大,若标引不规范,会导致检索结果不准确、不全面,影响学术信息传播与利用效率,文中探讨了当前摘要关键词标引存在的诸如标引随意、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学术检索造成的阻碍,并针对如何使关键词标引规范更好地与学术检索适配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提升学术检索质量。
论文摘要关键词标引规范与学术检索适配规范
摘要标引规范结构** 需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客观陈述为主,避免主观评价。
- 目的:明确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及重要性;
- 方法:说明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及分析手段;
- 结果:列出关键发现及数据支持;
- 总结研究价值及实践意义。
国际标准建议摘要字数不少于250词,不超过500词,占正文字数的2%-3%。
-
语言规范
- 使用第三人称,避免“本文”“作者”等主观表述;
- 禁用图表、公式及未定义的缩写;
- 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避免繁体字、异体字及非规范简称。
-
格式要求
- 中文摘要前标注“”,英文标注“Abstract:”;
- 字体小于正文,置于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
关键词标引规范
-
选取原则
- 来源:从题名、正文中提取,优先选择高频出现的专业术语;
- 数量:3-5个,毕业论文可增至3-8个;
- 词性: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主,避免动词、形容词;
- 规范性:优先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等规范词汇,未收录时可采用上位词或自由词。
-
排除规则
- 禁用化学分子式、未公认的缩略词、常规实验技术名称;
- 避免宽泛词汇(如“技术”“研究”),需具体到研究对象或方法;
- 排除无检索价值的词汇(如“探讨”“观察”)。
-
排列逻辑
- 首个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后续按检索相关性排序;
- 各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末尾不加标点。
学术检索适配规范
-
检索效率优化
- 关键词与题名/摘要高度关联:85%以上的关键词需出现在题名中,90%出现在摘要中,确保检索时能精准匹配;
- 避免同义词冗余:如“人工智能”与“AI”需统一标引,防止检索分散。
-
数据库兼容性
- 中英文关键词对应:英文关键词需采用NLM《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表规范术语,中文采用《汉语主题词表》;
- 多字段检索支持:关键词需与题名、分类号等字段协同,提升检索全面性。
-
学科适配性
- 专业术语细化:材料科学类论文需标引具体材料名称(如“纳米碳管”),避免泛用“复合材料”;
- 跨学科术语协调:如“机器学习”在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中的不同表述需统一标引。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关键词不关键
- 问题:选用宽泛词汇导致检索噪音大;
- 解决:细化至具体研究对象或方法,如将“药物治疗”改为“靶向药物疗法”。
-
标引缺失或错误
- 问题:未标引核心概念或采用非规范词;
- 解决:依据主题词表修正,如将“AI”改为“人工智能”。
-
检索结果偏差
- 问题:关键词与数据库字段不匹配;
- 解决:结合题名、分类号多字段检索,或使用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文献”功能扩展检索范围。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