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文学专业论文摘要关键词标引规范与实践,指出关键词标引对论文传播、检索及学术交流意义重大,当前文学专业论文关键词标引存在标引随意、不规范等问题,文章详细阐述标引规范,包括选词原则、词性要求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正确与错误标引方式,通过规范标引实践,旨在提高文学专业论文关键词标引质量,促进学术信息精准传播与高效利用 。,# 关键词,文学专业论文;关键词标引;规范;实践
文学专业论文摘要关键词标引规范与实践
撰写规范
要素
文学专业论文摘要需完整涵盖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四要素,研究《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时,目的部分应明确指出“本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与叙事学理论结合,分析贾宝玉形象的多维建构”;方法部分需说明“采用叙事学视角下的角色功能分析框架,结合文本语料库统计”;结果部分应呈现“发现贾宝玉形象具有反叛性、矛盾性与理想性三重特征”;结论部分则强调“该研究为古典小说人物分析提供了叙事学理论支撑”。
(二)语言规范
- 客观性:避免主观评价,如“本文首次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等表述,研究现代诗歌意象时,应客观陈述“通过意象密度统计发现,20世纪80年代诗歌意象使用频率较70年代提升37%”,而非“本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
- 简洁性:中文摘要控制在300字以内,英文摘要不超过250实词,研究网络文学传播时,摘要可精简为“本文基于500部网络小说的传播数据,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对作品传播的影响,发现微博、抖音等平台的二次传播率达62%”。
- 逻辑性:按“目的—方法—结果—顺序展开,避免内容跳跃,研究戏剧冲突时,应先说明“以曹禺《雷雨》为案例”,再阐述“采用冲突类型学分析框架”,最后得出“家庭伦理冲突与阶级矛盾冲突构成双重叙事动力”的结论。
(三)格式规范
- 排版:中文摘要另起一页,标题“用三号黑体居中,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2磅,段首缩进2字符。
- 标点:中文使用全角标点,英文使用半角标点,避免中英文标点混用,中文摘要中“研究结果表明(p<0.05)”,英文摘要应为“Results show (p<0.05)”。
关键词标引规范
(一)选取原则
- 主题相关性:关键词需直接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关键词应包含“张爱玲”“女性形象”“叙事策略”,而非“现代文学”“女性主义”等宽泛词汇。
- 检索有效性:优先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如“叙事学”“意象分析”等,若规范词缺失,可使用自由词,但需确保其学术认可度,研究“元宇宙文学”时,若主题词表未收录,可使用“数字文学”“虚拟现实叙事”等自由词。
- 数量控制:中文关键词3—5个,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对应,用分号分隔,中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语言游戏”,英文对应“Postmodernism; Fiction Writing; Language Play”。
(二)标引方法
- 提取中的核心概念可直接作为关键词,论文标题《论莫言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关键词可提取“莫言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手法”。
- 深化未涵盖全部核心内容,需从正文中补充关键词,研究鲁迅《狂人日记》时,标题未体现“精神分析理论”,但正文中使用了该理论,则需将“精神分析”列为关键词。
- 避免无效词:排除“研究”“分析”“探讨”等无检索价值的词汇,以及“技术”“方法”等泛用词,研究诗歌翻译时,关键词应为“诗歌翻译”“等效理论”“文化意象”,而非“翻译研究”“翻译方法”。
(三)排序规则
- 研究对象优先:第一个关键词应明确研究对象,如“《红楼梦》”“现代诗歌”“网络文学”。
- 研究方法次之:第二个关键词可体现研究方法,如“叙事学分析”“文本细读”“量化研究”。
- 研究结果补充:后续关键词可补充研究结果或理论视角,如“人物形象建构”“女性主义批评”“传播效果”。
实践案例分析
(一)正面案例《从〈边城〉看沈从文乡土小说的美学特征》 本文以沈从文《边城》为文本,运用美学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分析其乡土小说的意境营造、人物塑造与语言风格,研究发现,《边城》通过“水”意象的反复使用构建了空灵意境,翠翠形象体现了“自然人性”理想,语言具有诗化与口语化结合的特征,该研究为乡土文学美学分析提供了新视角。
沈从文;《边城》;乡土小说;美学特征;叙事学
分析: 规范完整涵盖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语言客观简洁,逻辑清晰。
2. 关键词有效**:从标题提取“沈从文”“《边城》”“乡土小说”,从内容补充“美学特征”“叙事学”,符合检索需求。
(二)反面案例《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影响》 本文研究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发现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影响,网络文学具有创新性,值得关注。
网络文学;发展;影响;文学创新
分析: 问题空泛,缺乏具体研究方法与结果,如未说明“传播速度”的具体数据或“影响”的具体表现。
2. 关键词问题**:“发展”“影响”“文学创新”为泛用词,无检索价值,应替换为“传播机制”“读者接受”“类型化写作”等具体词汇。
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摘要问题
- 主观评价:避免使用“首次”“重大突破”等表述,改为客观陈述研究结果,将“本文首次提出……”改为“本研究发现……”。 冗余**:删除重复信息,如标题已提及“网络文学”,摘要中无需重复“本文研究网络文学”。
- 逻辑混乱:按“目的—方法—结果—顺序调整内容,避免方法与结果交叉。
(二)关键词问题
- 泛用词:替换“研究”“分析”等无效词,如改为“比较研究”“实证分析”。
- 排序不当: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顺序调整关键词,如将“女性主义;小说创作”调整为“小说创作;女性主义”。
- 标引不足:补充未涵盖的核心内容,如研究诗歌意象时,若标题未提及“认知诗学”,但正文中使用了该理论,则需将“认知诗学”列为关键词。
总结与展望
文学专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标引需遵循学术规范,确保内容客观、语言简洁、逻辑清晰,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
- 跨学科标引:结合数字人文技术,如使用LDA主题模型自动提取关键词,提高标引效率。
- 动态更新:随着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如“生态批评”“后人类文学”等新兴领域的出现,需及时更新关键词词表。
- 国际化标引:加强中英文关键词的对应性,如将“乡土小说”译为“Rural Fiction”而非“Local Novels”,提高国际检索率。
与关键词的撰写,可提升文学专业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