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规范通用要求汇总
一、前置部分
封面
格式:采用学校统一模板,题目居中,学号、姓名等信息靠左侧对齐,下划线整齐。
字体:题目用黑体/宋体三号或二号加粗,内容用宋体小四号或五号。
其他:日期用中文汉字填写,部分学校要求标注密级或学院标志。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用黑体四号加粗,内容用宋体小四号,3-5个词,以分号隔开。
英文关键词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以分号隔开。
标题“ABSTRACT”用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单倍行距。
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语法准确。
标题“摘要”用黑体四号或小三加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内容需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约300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关键词:
目录
理工科:1、1.1、1.1.1
经管文法类:一、(一)、1
标题“目录”用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层级编号:
字体: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加粗,二级及以下用宋体小四号,页码加小括号,垂直居中。
二、主体部分
标题层级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四号加粗,居中(如“第1章 绪论”)。
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号或四号加粗,左对齐(如“1.1 研究背景”)。
三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左对齐(如“1.1.1 相关定义”)。
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左对齐(如“(1)研究方法”)。
段落: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图表规范
图题置于图下方,用宋体五号加粗;表题置于表上方,用宋体五号加粗。
图表内容用宋体五号,行距固定20磅。
编号:按章节编号(如“图3.2”“表4.1”),序号与标题间空一格。
标题:
位置:图表尽量靠近相关文字段落,遵循“先文后图/表”原则。
公式格式
公式单独成行居中,编号右对齐,用圆括号括起(如
$E=mc^2\quad(1)$
)。变量用斜体,函数名用正体。
三、结尾部分
参考文献
图书:[序号] 作者. 题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 题名[J]. 期刊名, 年, 卷(期): 页码.
中文文献:宋体五号,悬挂缩进2字符。
英文文献:Times New Roman五号,悬挂缩进2字符。
标题“参考文献”用黑体四号加粗,左顶格。
格式:
著录标准:遵循GB/T 7714-2015或学校要求,示例:
致谢
标题“致谢”用黑体四号加粗,居中。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内容简洁真诚。
附录
包含不便列入正文的资料(如实验数据、代码等),按章节编号(如“附录A”“附录B”)。
字体: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四、排版细节
页边距:A4纸,上3cm、下2.5cm、左2.6cm、右2.5cm,页眉页脚1.5cm。
页码:
封面不计页码,摘要和目录用罗马数字(Ⅰ、Ⅱ),正文用阿拉伯数字(1、2、3)。
页码居中或右下,字体宋体五号。
符号与字体:
首次出现英文缩写需标注全称(如“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全文统一使用简化汉字,避免混杂字体(如黑体、宋体、Times New Roman)。
五、注意事项
学校差异:部分学校可能对字体、字号、行距有特殊要求,需以学校模板为准。
查重准备:正文引用需标注参考文献序号,避免格式错误导致查重率异常。
提交要求:
电子稿需杀毒处理,文件名以学号命名(如“0137023.doc”)。
纸质稿装订顺序: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