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B/T 7713-2015标准的毕业论文模板结构解析
一、模板结构框架
GB/T 7713-2015标准对学术论文的编写提出了系统化要求,其核心结构可拆解为前置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三大模块,各模块包含以下标准化组件:
前置部分
封面:需包含论文题目(中文三号黑体居中,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作者信息(楷体四号)、院校信息(黑体二号居中)、论文类型(黑体小二居中)等要素。
任务书/评审表:部分高校要求附加研究计划审批文件,需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及预期成果。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制(一、1、(1)),标题层级与正文完全对应,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至引言前。
正文部分
章节逻辑: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设计→实验验证→结果讨论”的递进结构。
技术实现:需包含算法流程图(Visio绘制)、数学公式(LaTeX排版)、实验数据表(三线表格式,表头五号黑体居中)。
标题:中文不超过25字,英文大写字母排版,需精准反映研究范畴(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类算法优化研究”)。
摘要:中文400字左右(报道性摘要),英文对应扩展信息,需包含研究背景、方法创新、核心结论(例:某医学论文摘要中明确“提出一种融合U-Net与注意力机制的分割模型,在肺结节检测任务中Dice系数提升12.3%”)。
关键词:3-7个规范术语(如“深度学习”“医学影像”“模型优化”),按学科外延层级排序。
引言:需阐述研究背景(例:引用《柳叶刀》2024年全球癌症报告数据)、理论缺口(现有模型在低对比度影像中的局限性)、研究价值(提升早期诊断率)。
正文主体:
结论:总结创新点(例:“首次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应用于医学影像分割”)、实践价值(临床诊断效率提升20%)、未来方向(轻量化模型部署)。
附录部分
原始数据:实验原始记录、代码片段(Python/MATLAB,需添加注释说明)。
补充材料:高分辨率影像图、复杂公式推导过程、调查问卷样本。
二、格式规范要点
字体字号
标题:中文三号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正文:中文宋体小四,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行距1.5倍,首行缩进2字符。
图表:图题五号黑体居中,表头五号黑体居中,数据五号宋体。
页边距与页码
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0cm,右边距2.0cm。
前置部分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正文用阿拉伯数字(1、2…),均居中排版。
图表规范
编号规则:图按章编号(如“图3-1”表示第三章第一个图),表按章编号(如“表2-2”表示第二章第二个表)。
标注要求:图题置于图下方,表题置于表上方,均居中排版;图例说明需用六号宋体,末尾加句号。
三、技术实现案例
以某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为例,其模板应用如下:
算法描述:采用伪代码+流程图结合方式,流程图使用Visio绘制,包含“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结果评估”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标注输入/输出参数。
实验设计:
数据集:公开数据集(如CIFAR-10)与自建数据集(含5000张医学影像)结合使用。
对比实验:与ResNet-50、VGG-16等经典模型进行准确率、召回率、F1值对比,数据以三线表呈现。
结果分析: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库绘制混淆矩阵热力图,标注TP/FP/TN/FN数值,并计算ROC曲线下的AUC值(0.92)。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格式错乱:
问题:手动调整页边距导致跨页标题错位。
解决:使用Word“样式”功能统一标题格式,通过“分节符”控制不同部分页边距。
参考文献混乱:
问题: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引用格式混淆。
解决:采用EndNote/NoteExpress管理文献,按GB/T 7714-2015标准设置输出模板(例:期刊论文格式为“作者. 题目[J]. 期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图表编号断层:
问题:删除中间章节后图表编号未自动更新。
解决:使用Word“题注”功能插入图表编号,通过“交叉引用”保持编号动态关联。
五、模板应用价值
学术规范:符合IEEE Transactions、SCI期刊投稿要求,提升论文通过率。
效率提升:通过标准化组件(如自动生成的目录、图表题注)减少60%排版时间。
质量保障:强制要求“研究背景→方法创新→结果验证”逻辑链,避免结构松散问题。
结语:GB/T 7713-2015标准为毕业论文提供了从内容组织到格式排版的完整框架,其核心在于通过结构化设计提升学术表达的严谨性与可读性。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学科特点(如理工科侧重实验数据、文科强调理论分析)进行模块化调整,最终实现“形式规范”与“内容创新”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