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论文中,船体结构图与型线图的插入需遵循特定规范,船体结构图应清晰展示船体各部分构造与连接方式,确保尺寸标注准确,线条粗细适中,以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型线图则需精确描绘船体外形轮廓,包括各水线、纵剖线等,保证线条流畅且比例协调,插入时,需注意图与文的对应关系,确保图表编号、标题及说明文字完整,便于读者理解,遵循这些规范,可提升论文的专业性与可读性。
在船舶工程论文中,船体结构图与型线图的插入需遵循统一性、清晰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原则,具体插入规范如下:
船体结构图插入规范
-
图纸分类与命名
- 总体图纸:包括型线图、总布置图、基本结构图,需明确标注船体主尺度(总长、型宽、型深、吃水等)。
- 结构图纸:如中横剖面图、肋骨型线图、外板展开图,需标注构件理论线方向、板厚、材质等信息。
- 命名规则:采用“图名+图号”格式(如“中横剖面图-03”),图号需与论文目录或技术文件编号一致。
-
视图表达与标注
- 视图顺序:遵循“平面图→纵向剖面图→横剖面图→节点详图”的逻辑,确保结构关系清晰。
- 尺寸标注:
- 理论线到理论线的尺寸标注,明确构件装配基准。
- 零件本身尺寸标注端部至端部,与理论线无关。
- 相邻零件厚度、曲率半径(如R曲零件)需标注至面板内缘。
- 符号使用:
- 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
- 中心线、开口对角线、折角线等用点划线或双点划线。
- 构件断裂边界线用波浪线或折断线。
-
栏
- 图框格式:按GB/T14689-2008标准选择幅面(A0-A4),延伸幅面需按基本幅面大一号确定图框尺寸。
- :包括图名、图号、工程名、比例、船级社、版本、审核信息等,长度180mm,高度≤56mm。
- 反向图号栏:位于图纸左上角,文字与标题栏相反(A4幅面可不设)。
型线图插入规范
-
三视图构成与投影
- 纵剖线图:以中线面为投影面,展示纵向轮廓与甲板舷弧特征,标注龙骨线尾倾角度、首柱倾斜度。
- 横剖线图:以中站面为投影面,显示横向曲度变化,站号从尾至首递增(0-20),需绘制梁拱线。
- 半宽水线图:以设计水线面为投影面,仅绘制右舷水线型表面截交线,表征浸水形态。
- 投影规则:三视图型线交点水平、垂直、纵向坐标一致,确保曲面过渡精确。
-
型值表与主尺度
- 型值表结构:以矩阵形式记录三视图中型线交点的坐标参数(横坐标为站号,纵坐标为半宽值、高度值),金属船体型值精确至毫米。
- 主尺度参数:包括总长、型宽、型深、吃水等,需在标题栏或图注中明确标注。
-
光顺处理与误差修正
- 斜剖线检验法:引入辅助斜剖面生成检验型线,对比斜剖线在各视图的投影一致性,修正幅度控制在型值表最小刻度单位内。
- 施工阶段要求:采用1:50或1:100比例,放大施工时需进行型线光顺处理,消除投影误差。
通用插入规范
-
图序与图题
- 图序:按论文中插图出现顺序编号(如“图1”“图2”)。
- 图题:简明扼要描述图内容(如“713TEU集装箱船型线图”),需包含关键参数(如总长140.30米、型宽20.00米)。
-
图注与说明
- 图注:对符号、公式、资料来源等添加文字说明,排在图表下方。
- 特殊标注:如崩部舷墙顶线半径、斜升船底升高值等,需在视图中直接标注。
-
排版与可读性
- 比例选择:根据图纸复杂度选择合适比例(如1:100),确保图面清晰。
- 线条粗细:粗实线(0.5-1.2mm)用于可见轮廓线,细实线(0.25-0.5mm)用于尺寸线、型线等。
- 文字字体:采用6号或小5号字,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字号突出关键信息。
示例与参考
-
船体结构图示例:
- 中横剖面图:标注肋骨型线、强横梁、甲板边线等,图题为“中横剖面图-03(总长140.30米)”。
- 外板展开图:标注外板拼接缝、理论线方向,图注说明“外板厚度8mm,材质AH36”。
-
型线图示例:
- 纵剖线图:标注中线面投影曲线,图题为“713TEU集装箱船纵剖线图(型深10.50米)”。
- 型值表:记录站号0-20对应的半宽值、高度值,误差修正至±0.5mm。